外省动态

不只是生产线这么简单!

  • 时间:2025-07-08

  • 浏览:26

  •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在高度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如何突破土地与资源的桎梏,走上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一条由镇海区供销合作社引入的生产线成为镇海破解都市农业发展困局的智慧缩影。

图片

图片

这条生产线正是镇海区金果园南岚湾现代农业园区的智能分拣流水线。流水线上,圆滚滚的水果番茄正排着队等待分拣。经过精密“体检”,水果番茄的糖度、果径、瑕疵被精准识别,不同等级果实进入相应轨道后被分级包装,装进镇海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镇蜜”的礼盒,销往更广的市场。

“这条分拣线由镇海区供销合作社投资,每小时分拣3吨,不仅人力成本降低20%,还提升了产品标准化水平,更让水果番茄溢价超30%。”金果园负责人杨一昕告诉记者,在宁波金果园小程序内,30元3斤的礼盒装水果番茄,一经上架,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都市农业的“小而散”痼疾,唯有科技利器可破。这条由区供销合作社投资、企业运营的智能生产线,不仅将效率提升数倍,更以精准分级奠定品牌溢价基石;不仅推动产品标准化,塑造了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品牌形象,更助力精品农产品走到线上,实现品牌增值与农民增收双赢。

据了解,镇海区社在成功打造“镇海草莓”“镇海番茄”等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品牌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品牌红利,提升镇海区农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截至目前,全区番茄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

“科技投入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革新,当科技深度融入产业链条,碎片化生产便聚合为现代化农业服务矩阵。”镇海区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

在镇海,农户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在“浙农服2.0”数字农合联平台上获取更多农事服务。升级后的“浙农服2.0”数字农合联平台,融合农业生产、供销、信用等服务功能,在种植养殖管理、农资服务、农技服务、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标准检测、品牌销售、金融服务等关键节点进行数字化赋能,平台功能的提升有效解决农户在生产服务供给、惠农政策落地以及小农户服务覆盖等方面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截至2025年上半年,各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提供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次,服务农民超过3000人次。

值得关注的是,“浙农服”依托“信用+农合联”应用场景建设的“宁波市镇海区农户信贷数据”获得全省首张针对农户信贷数据进行分析的数据知识产权证书,为全省农业领域破解农户全面信用评估难度较高、征信数据碎片化的难题提供了思路。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农合联会员预授信近30户,授信金额达8000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在镇海共富工坊旗舰店内,农民们正面对镜头练习直播技术。这间工坊承载着供销合作社深化服务的最新探索——以“培训赋能、涉农指导、共富活动、视频宣传、直播活动”五项服务构建助农扶农综合平台。共富工坊不仅是技能孵化器,更是农民职业化的转型驿站,标志着服务从生产端向市场端的关键跨越。

图片

在都市边缘,镇海区供销合作社以服务重构产业链,用科技弥合生产短板,深刻证明了即便在最发达的城市化区域,农业依然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依然能成为有尊严的职业。供销合作社这一“老系统”,通过组织化服务提升、全链条资源整合、市场化品牌运营,正在书写服务都市农业的新范式。

责任编辑: 周钰